今天是二年級綜合第二次上課
好像是在批踢踢教師版看到的吧!
有人說:「低年級的生活跟綜合根本都差不多啊!」
真的是完全說出我的心聲啊!真的是這個樣子,綜合到底是誰發明的?
這學年學校用的是翰林版
我只能說真的編得很爛,整學期都是以情意為中心的單元
我查了一下南一版的課程計畫
有中秋節、閱讀、關懷別人、時間管理、製作餐點等等
雖然是跟生活差不多,但至少認知情意技能都有包含
康軒版的也有作客禮儀、校園安全、動手做家事等三個單元
唯獨翰林版真的讓我傻眼,整本書都在講寶貝
你我的寶貝、家人的寶貝、學校的寶貝、大自然的寶貝
我真的才疏學淺,實在不知道怎麼教!
整本幾乎沒有活動,只有分享與討論,對低年級而言很不討喜
今天和二年一班的小朋友第二次見面
我就問了小朋友以前的綜合課或生活都上些什麼?
有出去看小動物嗎?有出去玩泥土嗎?有種豆子嗎?有作東西吃嗎?
有聽老師說故事嗎?有玩遊戲嗎?有作活動嗎?
但從小朋友顯然不知「我」所云的眼神中,我心想
「不會吧!難道一年級的綜合和生活都沒有在上?」
我連健體都問了,但小朋友居然表示從來沒有上過室內課!
也就是說從來沒有上過關於健康的課程!
其實這樣也好,因為我早就在心裡打定主意
這一學期的綜合,我完完全全不想要照課本上!
也就是說,這一學期甚至是一學年的綜合,我都要自編課程和教材
說是教材也太言過其實了,但自己設計課程倒是肯定的
自己設計課程耶!說真的我還蠻開心的,因為可以想上什麼就上什麼
可以想打混就打混XD
於是早在昨天(其實也沒有很早)我就想好了
這個月要先來上中秋節!(好沒創意的主題)
剛好昨天看東大特訓班時,櫻木老師講到memory tree記憶樹
我利用差不多的概念,以中秋節為核心,以各領域為主軸
發展出一個主題課程
例如:語文領域包含老師說故事、欣賞與月亮有關的文學作品
社會領域則有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意義
自然領域包含觀賞月亮、瞭解月亮為什麼會有圓缺?秋天的天氣
健體領域我打算讓孩子帶月餅來分享,不但可以讓孩子學習分享
還可以上一些跟飲食有關的知識
藝文領域我打算讓孩子創作圖文畫,描述自己如何過中秋節?
哈哈,越想越開心耶!
今天我先跟小朋友分享了中秋節的由來
還有讓小朋友說說看家裡的中秋節都怎麼過?
我本來還準備了很多很多跟月亮有關的文學作品,例如大家都讀過的夏夜
結果因為我的碎碎念,只講了中秋節的由來
其他文學作品「連一個字都還沒有講啊!」
明天我先請小朋友帶彩色筆,打算先讓小朋友創作圖文畫
也可以當作一個作品先打分數
因為我們學校的綜合是要有三次月考成績的!
(連自然都只要考兩次月考就好,綜合居然要三次,你說扯不扯 XDD)
下星期大家來吃月餅吧!歐耶!XD
留言列表